1.玛雅人居住的房屋有什么特点?

2.玛雅文明遗址在哪儿?

3.玛雅人什么时候灭亡的?

4.玛雅人有哪些风俗?

5.玛雅人最终是怎么消失的

乌斯马尔游记攻略_乌斯马尔珍藏马贝克

 玛雅文明的消失,也是到现在也是一个谜团,不得不说,玛雅文明的消失,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损失。下面是我分享的玛雅文明的消失时间,一起来看看吧。

玛雅文明的消失时间

 大约在16世纪时,玛雅文化的传承者阿兹特克帝国被西班牙帝国消灭。至此玛雅文明便消失

 玛雅文明,是现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5个国家的丛林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却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与印加帝国及阿兹特克帝国并列为美洲三大文明(阿兹特克帝国与玛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印加帝国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

 依据中美洲编年,玛雅历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称形成期,历法及文字的发明、纪念碑的设立及建筑的兴建均在此时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约4世纪-9世纪),此时期文字的使用、纪念碑的设立、建筑的兴建及艺术的发挥均在此时期达于极盛;后古典期(约9世纪-16世纪 ),此时期北部兴起奇琴?伊察及乌斯马尔等城邦兴起,文化也逐渐式微(衰弱)。玛雅从来不像希腊及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16世纪时,玛雅文化的传承者阿兹特克帝国被西班牙帝国消灭。

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

 1952年6月有5日,人们在墨西哥高原的玛雅古城帕伦克一处神殿的废墟里,发掘出了一块刻有人物和花纹的石板。当时人们仅仅把这当作是玛雅古代神话的雕刻。但到了六十年代,人们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那些参与过宇航研究的美国科学家们才恍然大悟:帕伦克那块石板上雕刻的,原来是一幅宇航员驾驶着宇宙飞行器的图画!虽然经过了图案化的变形,但宇宙飞船的进气口、排气管、操纵杆、脚踏板、方向舵、天线,软管及各种仪表仍清晰可见。这幅图画的照片被送往美国航天中心时,那些宇航专家们无不惊叹,一致变为它就是古代的宇航器。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确凿的事实。

 于是,有些学者提出了一种大胆的看法:他们变为,在遥远的古代,美洲热带丛林中可能来过一批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智能生命,他们走出飞船,教给了尚在原始时代的玛雅人各种先进知识,然后又飘然而去。他们被玛雅人变为是天神。玛雅文化中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高深知识,就是出于外星人的传授。帕伦克石板上的雕刻,也是玛雅人对外星宇航员的临摹。外星人离去时,曾向玛雅人许诺重返地球,但在玛雅人的追求祭司预言天神返回的日子里,这些外星并未重新返回。于是这导致了玛雅人对其宗教和祭司统治的信心丧失,进而引起了整个民族心理的崩溃,终于使人们一个个离开故乡,各自走散。玛雅文化就这样消失了。

 也许人们会指责这种看法带有过多的假说意味。但即使否变了这种说法,也仍然无法圆满地解释玛雅文化那神秘的内涵,那众多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以及它突然消失的原因。

玛雅文明

 是现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5个国家的丛林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却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与印加帝国及阿兹特克帝国并列为美洲三大文明(阿兹特克帝国与玛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印加帝国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

 依据中美洲编年,玛雅历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称形成期,历法及文字的发明、纪念碑的设立及建筑的兴建均在此时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约4世纪-9世纪),此时期文字的使用、纪念碑的设立、建筑的兴建及艺术的发挥均在此时期达于极盛;后古典期(约9世纪-16世纪 ),此时期北部兴起奇琴?伊察及乌斯马尔等城邦兴起,文化也逐渐式微(衰弱)。玛雅从来不像中国、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16世纪时,玛雅文化的传承者阿兹特克帝国被西班牙帝国消灭。

玛雅人居住的房屋有什么特点?

在各个不同的地区,建筑有其不同的特色和风格。佩滕地区是玛雅的中心地带。主要的宗教中心蒂卡尔繁荣于古典时期,是佩滕样式的主要代表。它的主要特点是陡峭的金字塔神庙。主要的金字塔往往高出丛林40米,阶梯斜度达70多度,足以称为“丛林大教堂”。在所有的美洲古代建筑中,蒂卡尔金字塔是最令人惊叹的。金字塔由基座、阶梯、神庙构成,往往有多层,各层轮廓线清晰,立面稍稍内倾,正面笔直的阶梯直达顶部。金字塔顶部很小,但神庙有厚重的屋顶和高耸的顶饰,使神庙产生了挺拔的轮廓,有时屋顶上的顶饰比神庙本身还要高。这种神庙内部狭小而黑暗,不能容纳为数众多的信徒,只准许君主和祭司进入。

帕伦克城位于玛雅西部地区,玛雅建筑在这里表现得更有组织性,众多的建筑组成几个建筑群。帕伦克宫殿建立在巨大的人工土台上,四面有长廊把建筑群围成一个整体,里面的建筑物把空间划分成几个庭院。宫殿的中心在东北庭院,也围成方形,四面有台阶。在西南的庭院有3层高的方塔,中间有楼梯通到顶部。宫殿结构严谨,高耸的塔楼成为这一建筑群的主体。帕伦克建筑的另一特点是显得比蒂卡尔建筑更轻快,它在减小外墙的厚度上取得了成功。帕伦克金字塔神庙都有复折屋顶,上面高耸的顶饰是镂空的网格状图案。为减轻屋顶的重量,帕伦克建筑师采用了拱状形空洞,并在后期建筑中不断扩大这些空洞。这类建筑的杰作有太阳神庙、碑文寺等建筑。碑文寺是一个巨大的建筑,位于9层高的金字塔顶端,最低的一层有65米。顶部神庙是长方形,正面有5个门,里面的三面后墙上刻满了象形文字,共650个字。碑文寺下面26米深处的地下墓室结构非常严谨,从碑文寺地下的石板下有一条狭长的通道通向墓室,这些通道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在尤卡坦半岛的南部,流行一种里奥贝克样式(以其第一个发现地命名)。这种建筑的特点是:有着沉重的装饰,神庙立面有时处理成一个巨大的雨神肖像,带犬牙的嘴作为神庙的门,两边有高度抽象化的眼睛和耳朵。这种装饰类似中国商代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很多这种类型的建筑没有实用意义,如克斯普伊尔的塔内部是实心的,通上金字塔上的阶梯是假梯,顶上的神庙没有内部空洞。建筑的重点都放在立面装饰上,建筑成为纯象征意义的。这种风格的流行地区大多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技术:把橡胶放在石灰浆中,做成混凝土,这样就可以用现代模制方法来做成立面华丽而复杂的装饰纹。

珀克样式是玛雅建筑艺术的顶峰,流行于尤卡坦半岛西部的乌斯马尔、卡瓦、萨伊尔和拉夫纳等地。乌斯马尔建筑是珀克样式的杰作,属于极为成熟和理智的类型。建筑的排列有令人吃惊的现代感,长长的平石板构成建筑物的平台,宽阔的阶梯通向大建筑物;方形门沿墙面形成有韵律感的排列;墙上部突出的中楣上用砖石镶嵌成几何纹或几何化的美洲虎面具。乌斯马尔建筑是几个大的建筑群,每一群体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通常由四座宫殿排列成方形,但建筑互不连在一起,方形的四角是开放的。宫殿由成排的拱顶房间组成,设有仪式性门廊。这些建筑群的排列又存在某些内在联系和统一性。在城市的建筑中常会看见几组同建筑的轮廓线在各个不同的方向会形成一条条很长的直线。这种样式的杰作有被称为“女修道院”和“总督府”的建筑群(名字系西班牙人根据其外形所加)。乌斯马尔“总督府”长约100米的中楣装饰由260个两种的几何化面具和104个网格回纹交织而成。这些数字代表了玛雅神历年的天数(260天)和玛雅人观念中一个世纪(52年)的倍数,网格回纹隐喻太阳神。这种图案与雨神面具的交替出现象征着宇宙中时间的不可抗拒性,有节奏的循环。珀克样式最简练的典型是海龟之宫,以其中楣边缘上装饰着一排高浮雕海龟而得名。其简洁的立面、柱式中楣类似古希腊的神庙。帕克建筑还采用了新的装饰方法:立面装饰完全用石砖镶嵌,先用石砖雕刻成石雕砖,然后镶嵌到墙面组成图案。这种工程浩大而复杂,需要严格的分工和组织,反映了玛雅建筑的高度发展。玛雅雕塑以蒂卡尔和科潘的雕刻石碑最出名。石碑用整块的巨石雕成,正面往往刻上一个君主或贵族的形象,穿着华丽的服装、戴着庞大的头饰,直立,侧面和后面往往刻满了象形文字,记载历史事件和时间。蒂卡尔石碑多用浅浮雕在正面刻以贵族或武士的侧面立像,而在科潘石碑中往往表现出对高浮雕的偏好,具有高度写实和近乎巴洛克华丽装饰的人物正面而立,被周围服饰和头饰的繁缛细节刻画所包围,但人物面部却显得安详而庄严,简洁的刻画与繁琐的装饰形成强烈的对比。科潘的建筑装饰雕刻也有大量的高浮雕,近似圆雕,如球场象形文字石阶上面的高浮雕人物几乎已经脱壁而出。

玛雅文明遗址在哪儿?

玛雅人居住的房屋也很有特点,屋顶上都铺着茅草或棕榈树叶。屋顶的盖成尖状,以便能够使下雨时的雨水往下流。室内用一道墙,把屋子分成了两部分,留出一条小道通向后间。前面的房间大都用作客厅,或是来客的住宿之处,屋里都粉刷得洁白,富裕人家还绘有漂亮的壁画。房屋的前面是敞开的,没有门,只低低的屋檐,便足以遮风挡雨,还能防止敌人的入侵。首领的房子与平民相同,只是后屋有一扇小门,是平民用自己的材料为其所造。床为树枝编织而成,上铺草席,被子是棉布斗篷。

乌斯马尔的修女宫,是一处四合院,中间有一个空的庭院。房屋的中部有一个大的门,门道开向庭院,门上横跨着三角形拱顶。门外三面没有门道,外墙也没有窗户。四合院里有单间,也有双套间,一共有76间,可住600到1000人,室内没有炉灶和烟囱。

修女宫,是玛雅人最为壮观的房屋。

玛雅人什么时候灭亡的?

卡拉克穆尔遗址在今墨西哥坎佩切州境内,面积约30平方千米。卡拉克穆尔是玛雅文明古典时期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在玛雅的时代,它是城邦“Kana”的首都,因此卡拉克穆尔的王朝也被称为“蛇之王朝”。

奇琴伊察是一处庞大的前哥伦布时期的考古遗址。奇琴伊察由玛雅文明所建,坐落在今墨西哥境内的犹加敦半岛北部,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科巴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一个玛雅文明的城市遗址,位于加勒比海岸以西40千米,图卢姆西北44千米,奇琴伊察以东90千米。

科潘遗迹位于洪都拉斯西部的科潘省,靠近危地马拉边境。科潘是玛雅文明古典时期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在当时,她是玛雅诸邦中最靠南的一个。

科潘王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世纪,在5世纪至9世纪达到鼎盛,然后同其他古典时期各个玛雅城邦一样,突然衰落并被彻底遗弃在丛林之中。

蒂卡尔是玛雅文明中最大的遗弃都市之一。它坐落于危地马拉的佩腾省。蒂卡尔在玛雅语中是“声音之地”或“舌头之地”的意思。碑铭上的玛雅象形文字常常称它为穆塔或雅克斯穆塔,意为“绿色的捆”,也有可能是“第一预言”的隐喻。这些都可能是蒂卡尔古代的名字。

乌斯马尔是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州的大型玛雅古城遗址。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乌斯马尔在古玛雅语中意为“植三棵树”,但也有玛雅语专家执有异议。

波南帕克是玛雅文明的城市之一,位于墨西哥的恰帕斯州。考古学家曾在这里发现精美的壁画与国王的石棺,而遗迹的建筑可以追溯至古典早期580年至800年。

玛雅遗址

玛雅人有哪些风俗?

玛雅人并没有灭亡,只是玛雅文明迅速衰亡。公元900年以后,古典时期的玛雅文明却急遽衰落,许多大城市和祭祀中心人烟绝迹而任丛林植被蔓生。这次衰退的原因至今未明。现在还有玛雅人存在。

现在的玛雅人大多数生活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州、坎佩切、金塔纳罗奥州、塔巴斯科和恰帕斯,和中美洲国家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的西部和萨尔瓦多。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玉米、蚕豆、南瓜、可可、甘薯、辣椒、烟草、棉花。

玛雅人(Mayan)中美洲地区和墨西哥印第安人的一支。又译“马亚人”,"马雅人”。公元前约2500年就已定居今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的部分地区。约有200万人。属蒙古人种美洲支。使用玛雅语,属印第安语系玛雅-基切语族。分布在尤卡坦中部和北部,伯利兹、洪都拉斯南部及塔瓦斯科和恰帕斯的一部分,危地马拉低地和高地及恰帕斯和萨尔瓦多的最南端。

据《契兰·巴兰》一书记载,玛雅人历史可分为3个时期:①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公元292),其特点是中美各群体形成共同文化,农业得到发展,开始过定居生活。②古典期(292~900),开始有象形文字、石碑、庙宇等,中部地区有了大规模发展,出现神权政治,晚期北方文化发展并达到鼎盛时期。③后古典期(900~1527),在其前期(900~1250),南部和北部出现了文化变革,托尔特克人到达中部高原并实行政治统治,将其宗教、礼仪、习俗强加于玛雅人,建立玛雅城,由科科梅家族进行统治;在北部地区,玛雅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融合,产生著名的玛雅潘文明。在后期(1250~1527),大的玛雅中心相继被遗弃,政治上解体,出现一些小城镇,相互斗争。1519年西班牙殖民军将领H.科尔特斯征服了尤卡坦和危地马拉,塔亚斯卡尔的伊察人由于地处偏远和反抗西班牙殖民者,长期保持自治,直至1627年整个玛雅地区始被征服。

公元前后到16世纪,建立过若干奴隶制城邦,产生了社会等级,分贵族(包括祭司、统治官吏、军事首领和商人)和平民(包括工匠、农民和奴隶)。实行分权治理,酋长管辖几个中心,农村居民组成公社,保存氏族制度(见原始公社制)的许多残余。行自然崇拜,尤其崇拜“太阳神”和“雨神”,以守护神“伊察姆纳”为最高神灵。从事刀耕火种农业,种植玉米(主食)、菜豆、南瓜和块根植物,饲养火鸡和狗。公元初创造象形文字和历法,发明了20进位法。在医学、天文学方面有较大成就。制陶、雕塑、绘画造诣很深。采用拱形建筑术(梯形金字塔、宫殿、拱门等)。古代文明中心有蒂卡尔(在危地马拉佩腾省)、帕伦克(在墨西哥的恰帕斯)和科潘(在洪都拉斯)。现代玛雅人分布很广,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玛雅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同化,已同他们所在国的居民基本融合。由于所在国历史、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不一,各国玛雅人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也各具特色。 

公元250年左右玛雅人开始兴起,至公元900年左右的这段时期,考古学家称之为玛雅文化的古典时期。玛雅文明在极盛时期包括40多个城市,每一城市都有5,000~50,000人的人口。主要的城市有蒂卡尔(Tikal)、瓦哈克通(Uaxactun)、科潘(Copan)、波拿帕克(Bonampak)、双柱城(Dos Pilas)、卡拉克穆尔(Calakmul)、帕伦克(Palenque)及里奥贝克(Rio Bec)等。玛雅人口最多时曾达1500万人,其中大多数居住在今危地马拉的低地区。

不过,公元900年以后,古典时期的玛雅文明却急遽衰落,许多大城市和祭祀中心人烟绝迹而任丛林植被蔓生。这次衰退的原因至今未明。

后古典时期,尤卡坦半岛高地区内的奇琴伊察(Chichen Itza)、乌斯马尔(Uxmal)和玛雅潘(Mayapan)等城市,在低地区大城人口减少之后,仍然持续繁荣了好几世纪。

到16世纪初西班牙人征服此一地区之时,多数的玛雅人都只是定居于村庄的农人,他们遵行祖先流传下来的宗教仪典。

现在的玛雅人大多数生活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州、坎佩切、金塔纳罗奥州、塔巴斯科和恰帕斯,和中美洲国家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的西部和萨尔瓦多。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玉米、蚕豆、南瓜、可可、甘薯、辣椒、烟草、棉花。

玛雅人最终是怎么消失的

玛雅人同所有的印第安人一样,食用的粮食,主要是玉米。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他们已经领会了一套独特的加工方法。玛雅的妇女,常常要在头天的夜里,就把整个的玉米棒子(带着包紧玉米叶子)放到石灰水中浸泡。待早晨醒来,玉米经过一宿的浸泡,已经被泡软,甚至已经被烧得半熟。这时候,她们便要剥去玉米叶子,把玉米粒从玉米棒上弄下来,用石磨辗碎成浆后,再煮成粥当早餐。把早餐剩下的,再加上水,当饮料喝。他们也把这玉米浆,制成团块的饼子。吃的时候,把它先放到一个瓢形的果子壳里,用水化开,就可以吃了。这种团块,易于保存,而且能保存很久。在出外劳动、打猎、旅行的时候,谁都可以带上当干粮。她们还把玉米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后,做成不同的各种食品:她们把玉米浆,加进一种从可可中提取的油质的东西,可制成一种香醇的饮料;还把玉米浆和磨碎的可可加在一起,制或一种发泡的饮料。炖蔬菜加鹿片肉,是玛雅人的家常菜。

玛雅人吃饭的时候,要男人先吃,然后妇女和小孩再吃。诺加布(乌斯马尔遗址附丘)的玛雅人聚居点,吃饭实行集体分配制度,饭菜做好后,每家都要派人去领,先男人,后妇女,最后是孩子。

玛雅人喝酒疯狂,凶得很,常喝得酩酊大醉。他们的酒,是玛雅人一种特制的酒,酒味浓烈,是用蜜和水,再加上一种专门酿酒用的树根酿制而成。喝酒的时候,几个人(一般是2到4人)坐在一起,待酒喝到浓时,便开始跳舞助兴。有专门斟酒的人,大家喝酒的时候,他只能斟酒但不能喝酒,只能是在大家全都喝完之后,他才能喝。一个人自斟自饮,直到烂醉如泥。

玛雅人最终是怎么消失的很多专家有过很多猜测,例如外族侵犯、气候骤变、地震破坏、瘟疫流行,都可能造成大规模的集体迁移,然而,这些假设和猜测都是缺少说服力的。

在当时的情况下,南美大陆还不存在一个可以与玛雅对抗的强大民族,因此,外族侵犯之说就站不住脚。气象专家几经努力,仍然拿不出公元8世纪至9世纪间,南美大陆有过灾难性气候骤变的证据,同样,玛雅人那些雄伟的石构建筑,有些已倒塌,但仍有不少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保存完整,因此地震灾难之说可以排除。

至于瘟疫流行问题,看来很有可能。然而,在玛雅人盘踞的上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内,要大规模地流行一场瘟疫,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再说玛雅人的整体迁移,先后共历时百年之久,一场突发性的大瘟疫,绝无可能耗时如此长久,所以玛雅人最终是怎么消失的到现在还是个未知之迷。

扩展资料:

玛雅文明从公元9世纪开始逐渐失去光彩,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又给了后古典期支离破碎的玛雅世界最后一击,支撑文明体系的精神世界和记载它们的书籍失落。在战争中仅剩下很少的玛雅人,然而现在仍有将近200万玛雅人生活在祖先的土地上,使用着近25种玛雅语,但是他们对过往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

甚至有人说,有关古玛雅人的上述消失之谜都是现代人类猜测的,因为只是猜测,所以没有证据。有人干脆断定,古玛雅人的消失是太空移民,而部分人放弃城市回归原始,是改造新原生态星球的需要,或者是因长途旅行非常艰苦而留下的人群。由于太空移民的距离遥远,对人员数目和素质也有要求,所以不得不留下一少部分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玛雅人